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新时代新青年】韦婵:天道酬勤 逐光而行

文章来源:数学与统计学院 宣传部 作者:数学与统计学院 校对:李树玲 甘友桓 审核:纪明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李树玲 甘友桓
审核 纪明 终审

【编者按】青春当以奋斗为笔,书写时代华章。校党委宣传部连续八年推出"新时代新青年"专栏,讲述南师学子在自强路上破茧成蝶、在书山学海勇攀高峰、在志愿天地播撒温暖、在创新前沿开拓未来的青春故事,激励全校学子用行动诠释“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以青春之名共赴时代之约,以青春热血浇筑理想之花。

“如果天赋是风,努力便是翅膀。风或许能托起一时的飞翔,但唯有持续振翅,才能触及更高的天空。”大学四年间,她凭借自律与坚持,斩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摘得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区赛三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广西区赛本科生组一等奖、广西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二等奖等多项学科竞赛奖项,获评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共青团员”,并荣获校运会“优秀运动员”称号。她就是数学与统计学院2021级金融数学专业的韦婵。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021年秋,韦婵怀揣热忱踏入南宁师范大学。初遇金融数学专业时,未知的领域曾让她迷茫,但在学院组织的新生专业导论课上,老师的一句“专业是地基,热爱是梁柱”的教诲让她豁然开朗,于是她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了四年。她并非天赋型“学霸”,甚至曾因专业课上反应稍慢而焦虑,却将“笨鸟先飞,天道酬勤”写在笔记本扉页,当作前行的灯塔。清晨六点的校园里,总有她独坐教室的身影:一杯温水、一本习题册、一沓演算纸,笔尖在纸上沙沙游走,是她与知识对话的旋律。她坚信,幸运不会横空出世,努力终会发光。

大二时,因为任课老师在习题课上的“每个定理背后都站着数学家”的生动讲述,让她领悟到数学之美。于是她积极报名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在备赛期间,学院组织参赛的学生参加竞赛培训,课上老师的讲解从行列式运算到傅里叶级数推导的场景,至今仍是她记忆里最温暖的画面。她始终坚信“晨光中的思考者最接近真理”,在数百个清晨的孤独演算中始终保持着炽热。最终,她凭借扎实的积累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区赛三等奖。这份荣誉的背后,离不开任课老师对她的启迪,更离不开学院对她的指导和帮助。

勤学笃行,厚积薄发

“学习是终身的事业,而竞赛是检验能力的试金石。”在韦婵眼中,比赛从不是终点,而是丈量成长的刻度,那些未竟的征程更似深埋的璞玉,等待时光雕琢出光芒。大二那年,她首次叩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大门,却因经验匮乏止步校选。面对挫败,指导老师鼓励她将比赛全程拆解成具象的坐标——从选题方向的偏差到模型构建的疏漏,从数据处理的青涩到团队协作的磨合,她没有沉溺于遗憾,而是每一处不足都化作她沉潜的动力。“失败不是句号,而是破折号——它指引你去寻找下一个答案。”她在复盘笔记里写下这句话,随后一头扎进专业教材与往届优秀论文中,主动向指导老师请教算法逻辑,在教室一待就是一整天。

2024年,带着沉淀后的从容,她率队征战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从选题阶段团队因研究方向分歧陷入胶着,到建模过程中实证代码漏洞百出,再到最后团队顺利完成作品,她用实际行动证明那段沉淀的岁月是值得铭记的。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团队凭借《基于优化模型的农作物种植策略》拿下广西区赛三等奖。捧着获奖证书,她的目光更显透亮,“比奖项更珍贵的,是为一个目标拼尽全力的过程——当你学会在分歧中倾听伙伴的声音,在困境中握紧彼此的手掌,那些共同熬过的夜、争论过的方案,都将成为生命里最坚韧的纽带。”这份从竞赛场淬炼出的清醒认知,早已超越了胜负的维度,化作她在学术道路上稳步前行的精神注脚,让每一次出发都满载着对成长的敬畏与期待。

自律为刃,热爱为帆

“真正的自由,源于对自我的掌控。”韦婵的生活始终与“规律”二字紧密相连。这份自律的底色里,浸润着师长们的谆谆教诲——大一时班主任在班会上分享的《认知觉醒》读书笔记,让她明白“掌控力的本质是建立与世界的良性对话。”于是她坚持早睡早起,规定时间晨跑和锻炼,风雨无阻。晨曦微露时,她常站在操场上仰望天空,看云层被朝阳染成金色。“那一刻,仿佛所有努力都被赋予了意义。”她说。这种近乎苛刻的自律,让她成为同学眼中的“时间管理大师”,课堂笔记工整详实,学习工作从不拖延。

“生活不应只有公式和代码,还要有汗水和旋律。”韦婵对运动的热爱近乎痴迷。篮球场上、排球场上和羽毛球场上都出现过她的身影;校运会上,她也积极参加比赛,尽情挥洒汗水。她说,“竞技体育教会我,不到最后一刻,永远别否定自己。”脱下运动服,她亦是文艺青年。她经常上手各种乐器,深刻体会指尖流淌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对生活的深情告白;她谨记老师“与理学文”的教诲,图书馆的角落总放着她的书单——从《几何之美》到《三体》,理性与浪漫在此交织;闲暇时,她背着相机穿梭于校园角落,用镜头定格晨曦的微光、落叶的轨迹,她说,“运动是身体的诗行,音乐是心灵的和鸣,而摄影让我看见时光的纹理——三者皆是生活馈赠的浪漫。”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临近毕业,韦婵以优异的考研成绩考上本校继续深造。回首四年,她感慨万千:“我并非天生耀眼,只是不愿辜负每一个晨光。”在给学弟学妹的寄语中,她这样写道,”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追光的人,终会光芒万丈。”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