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喜迎党代会】守正创新 踔厉奋发 谱写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部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校对:秦崭崭 审核:李树玲 终审:纪明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2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秦崭崭
审核 李树玲 终审 纪明

编者按:党建领航谋新篇,凝心聚力写担当。在中国共产党南宁师范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喜迎党代会·基层党组织风采展”系列专题报道。集中展示基层党组织聚焦学校发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展现全校上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鼓舞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自2017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深化思政课育人综合改革,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党建+业务”探索深度融合工作机制,党建工作取得新飞跃

学院党委秉承“党建+”工作理念,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探索形成党委全面统筹、党支部全面协同、党员全面参与、党建工作全面覆盖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学院获批教育部立德树人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单位、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高校第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2024年荣获广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等。思政课教师第一党支部于2020年成为时任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领导联系党支部工作点,2021年获批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创优争星”五星级党支部,2022年获批“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入选广西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于2023年入选第二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院团委获得“广西五四红旗团委”,学院教职工党员获全国模范教师、自治区模范教师等称号,入选全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获“党课开讲啦”广西总决赛冠军等。

“党建+学科建设”搭建高水平学科平台,学科建设取得新发展

学院党委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在广西重点学科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院获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单位、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以及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南宁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等7个省部级研究基地。连续举办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论坛、高校辅导员发展专题研讨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等全国性、区域性学术会议,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所属人文与社会科学大学承办“中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国际会议”。2017年获批为广西博士点建设学科,2021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通过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科影响力持续扩大。

“党建+教育教学”打造思政课金课,教学改革取得新成果

学院党委以党建引领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党建+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思政课“三三制”模式持续升级优化,逐步形成了“全时空教学、全过程互动、全课程育人的高校思政课‘三三制’”教学新模式,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形成“多维贯通、螺旋上升、全段育人”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三链”育人新体系,相关成果于2018年、2020年分别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2019年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学院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先后获批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自治区精品课程、1门自治区级精彩视频课程、5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获自治区虚拟教研室1个、自治区新文科建设项目1个。先后有区内外50多所高校来学校考察学习思政课综合改革,多次被《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报道,相关成果获新华社内参全文刊发并得到自治区领导批示,产生广泛的社会反响。

“党建+科学研究”谋划高水平科研成果,科研实现新突破

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科研创新,积极探索“党建+科学研究”模式,推动学院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科研团队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立项1项、一般项目20多项,省部级课题30多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CSSCI期刊及《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6部。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7项。学院参与地方党委和政府以及乡村教育与社会治理各类服务项目13项,撰写咨询报告20篇,得到了教育部以及自治区领导的批示并被有关部门采纳。

“党建+人才培养”加强专业内涵式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展现新风貌

学院党委始终将党建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人才培养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近5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位居学校前列,33人进入“双一流”大学深造,超过60%的毕业生主要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回应了国家、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需求。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6人次,获自治区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一等奖27人次,在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中奖项10余项,其中一等奖5项,2022年成绩居全国第一。2023年、2025年在“田家炳杯”第八届、第十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各1项,创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参赛最好成绩;学院本科生连续九年荣获广西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学生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获国家级立项6项。1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党建+队伍建设”聚焦综合型队伍发展,高质量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学院党委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依托博士点建设契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卓有成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培养和引进了51名博士,17名教授。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和学科研究方向上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科专业队伍。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获全国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获第九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1项;教师中有2人次入选“广西思想政治教育领军人物”、6人次获“广西思想政治教育卓越和拔尖人才”、20人次获“广西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等称号。

“党建+社会服务”创新社会服务“五进”模式,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新增长

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服务边疆民族地区。连续承担了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广西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训班等高校培训班以及中小学党建、中小学德育培训班近50期。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理论宣讲走进社区、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社会领域,每年近80场次,受益群众近2万人,逐步形成“五进”模式,1人被评为自治区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积极参与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乡村教育与社会治理等各类服务项目15项。与贵港市委宣传部开展部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成效显著,多次与广西电视台共同录制大型科学理论大众化访谈节目《凡事说理》、“向海行”“边境行”等系列大思政课,在区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力。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学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发展、保落实作用,做好规划部署,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聚焦学科“内涵式”发展,强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社会服务,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