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师范大学坐落于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师范院校。学校溯源于1953年10月在桂林创办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数迁其址、屡易其名,不断发展壮大。1978年,成立广西师范学院,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次年,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学院;1998年,举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2002年,创建于1905年的广西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2015年,学校五合校区启用;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学校武鸣校区启用;2022年,广西教育学院并入;2024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5年,获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实现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
学校有明秀、长堽、五合、武鸣、建政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3400亩。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8000多人,硕士研究生3800多人。学校有22个学院,2个研究院,1家杂志社。学校师资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50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730余人、博士生导师48人、硕士生导师779人,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20余人次,多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单位。拥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学科专业水平不断攀升。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普通本科专业69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5个。拥有应用数学、测绘地理院士工作站2个。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5个学科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位居广西高校第二;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02门,居广西高校首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始终坚守教师教育主责主业,已培养22万多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既涌现出众多国家和自治区级模范教师、教学名师等优秀教育工作者,也走出“亚洲女飞人”韦永丽、著名作家辛夷坞等知名校友。学校连续21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连续两年被评为自治区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获评团中央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12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获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突出贡献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等荣誉。有校级学生社团44个,其中全国高校“活力社团”1个、全区高校优秀学生社团5个。连续四年荣获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获全国易班优秀工作站。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科学研究能力不断增强。拥有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天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广西地表作物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共获纵横向科研项目2000多项,获国家级项目20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获省部级项目6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800多篇。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为广西首次,创历史记录。4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36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人批示。《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首届中国百强社科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版,近年来转载量进入全国高校前100名。学校馆藏图书302.48万册,电子图书417.93万册,电子期刊4.21万种。
学校坚持师范本色,教师教育特色不断彰显。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培训基地、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等双创教育实践基地平台。近三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位居广西高校首位。近四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奖比例、获一等奖比例均位居全国前列,“田家炳杯”全国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成绩位居全国前列,师范教育综合实力在全区高校居领先地位。拥有“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广西产教融合研究院”等平台。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东盟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建构基于实践共同体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模式。与广西10个职业院校设立10个东盟国别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承办20余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成功入选“中国教育智库榜单”,在高校类智库全国排名前20强。
学校坚持服务导向,社会贡献效能不断提升。发挥教师职后培训优势,在全区建设60多个含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一体化的优秀校外实践基地、校长培训基地,教师培训总量保持全区高校前列。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建有全国首家农业经理人学院,获批广西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帮扶高校,定向帮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倾情助力脱贫攻坚,完成5省(区)、60余贫困县、900多个行政村精准扶贫调查评估工作,荣获国务院扶贫办“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自治区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记大功集体。拥有6种公开出版物,《创新作文》连续五年荣登“中国邮政发行百强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实现突破,获批设立我国首个与哈萨克斯坦合作举办的办学机构——南宁师范大学欧亚理工学院。来华留学生教育规模质量稳步提升,顺利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生质量认证,为广西第三家获得认证的高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院校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试验区来桂留学基地培育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
面向未来,南宁师范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落实教育强国部署,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际成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以上数据和内容系2025年11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