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国语学院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全国教学技能大赛的领奖台到南京师范大学的拟录取通知,谈到这段“从迷茫到坚定”的青春故事时,他说,“请相信日复一日的努力,你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他就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一班的李铭豪。
懵懂启程,勇换赛道寻方向
初入大学校园,李铭豪就读于我校外国语学院。他意识到自己的英语基础薄弱,便在开学之际主动竞选班级学习委员,希望借此激励并督促自己奋发学习。然而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他的成绩仍在班级末尾徘徊,在冷静思考后,他决心探寻新的发展方向。
谈及转专业的缘由,李铭豪坦言:“语言学习的氛围虽然充实且有趣,但学习需要成就感作为持续前进的动力,我渴望在其他赛道找寻那份激励自己不断向上的成就感”。最终李铭豪通过了笔试与面试,转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转专业不仅是选择新方向,更是直面挑战的开始。”李铭豪表示。转专业后不仅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课程体系,还要补修许多专业课程。李铭豪没有丝毫退缩,他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踏实奋进,笃定目标勇前行
转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后,李铭豪清楚地意识到,与原专业同学相比,自己已经落后了一大截。于是,他确立“五位一体”发展目标,即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学科竞赛、体育运动、志愿服务协同发展,追求全面提升。在目标执行初期,困难接踵而至,李铭豪时常怀疑自己的目标是否过于高远。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激励着他坚定信念,踏实奋进。在大二、大三期间,李铭豪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训练相结合,不断精进自己的教学能力,最终在2024年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学习之余,李铭豪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与班级同学携手拼搏,在2023 年学院排球“迎新杯”比赛中勇夺冠军。此外,他始终坚守自己从高中就热爱的志愿服务事业,在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社区义务家教活动、特殊学校义务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拼搏向上,破茧成蝶圆梦想
大三下学期实习结束后,李铭豪并未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的心中有着更高的目标——考研。在暑假期间,李铭豪收到了参加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通知。一方面是时间紧迫的研究生备考,另一方面是内心向往的国赛舞台,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局面。他说,“想过专注备考,拒绝这次宝贵参赛机会,但内心深处对讲台的热爱让我决定开启备赛与考研的双线征程。”
国赛的高强度训练与考研的紧张复习相互交织,让李铭豪感到压力倍增。他暗暗告诫自己,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要合理分配时间。他将每天1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划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同时每天抽出1—3小时打磨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提升教学技能与表达能力。
在备赛与考研的过程中,李铭豪遇到了诸多困难。即席演讲时紧张忘词、模拟授课时遇到突发问题、知识点背过又忘记、真题模拟时分数差强人意……面对每一次的挫折,他也曾焦虑、流泪、失眠,但是每一次他都咬牙坚持下来了。竞赛上遇到的难题,他积极向指导老师请教,反复磨炼;复习上遇到的困难,他不断复盘,改进复习计划与方法,积极与师兄师姐以及身边同学交流。迎难而上、不断拼搏,最终有了好结果。李铭豪不仅在第十届 “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而且成功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回望那些晨间的朝阳,暗夜的星光,清醒地克制,咬牙地坚持……一切的疲惫与努力都值得了。
回顾大学四年时光,李铭豪满怀感恩,感谢学校的悉心栽培,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感谢家人、朋友背后的默默支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请相信日复一日的努力总会有所收获!请坚定地走下去吧!”李铭豪将这句话送给学弟学妹们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