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新时代新青年】李思杭:以梦为马,奔赴星辰大海

文章来源:化学与材料学院 宣传部 作者:化学与材料学院 校对:甘友桓 审核:李树玲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甘友桓
审核 李树玲 终审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在南宁师范大学就读的四年时光里,她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炽热初心,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丰富的实践经历和不懈的进取精神,荣获“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华文杯”全国师范生技能大赛二等奖、自治区师范生技能大赛一等奖、第十五届校级师范生技能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广西生物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自治区政府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她就是化学与材料学院化学专业2021级陶行知实验班的李思杭。

多元发展,提升综合素养

2021年,李思杭踏入南宁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的大门,开启了她的大学之旅。自大一起,她便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在多元的实践中锻炼自我。无论是校运会赛场上的奋力拼搏、三下乡支教活动中的辛勤付出,还是演讲比赛时的慷慨激昂、书法比赛中的静心书写,她都全身心投入。这些丰富的经历,不仅让她收获了友谊与快乐,更全面提升了她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拓宽自己的综合素养,李思杭不断提升自我,积极考取各类证书。大学四年,她获得了英语四六级、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等证书。此外,她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荣获自治区政府奖学金,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努力的认可,更激励着她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以赛促学,淬炼教学锋芒

自大三上学期开始,在学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李思杭参加了华文杯、田家炳杯、自治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第十五届校级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教学技能竞赛,并荣获了优异的成绩。

备赛期间,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翻阅大量教学设计文献,反复打磨教学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了打磨一堂优质课程,她喜欢在空教室里模拟授课场景,并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认真听取她们的意见和建议,力求在比赛中展现出最好的自己。通过参与各类教学竞赛,李思杭不仅提升了教学技能,更深刻领悟到化学教育的魅力与价值。

“通过这些比赛,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上的优势与短板。”谈及比赛带给她的收获,李思杭内心充满了感激,“十分感谢朱汝葵、陈思静、汤希雁、王立彬等老师在比赛期间给予我的指导与帮助,让我能在赛场上自信从容,在教育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以行践知,扎根教育一线

实习期间,李思杭先后在柳州地区民族高中和覃塘高中担任化学教师兼班主任。在柳州地区民族高中的第一次实习经历中,李思杭坦言自己的压力很大,因为她发现自己存在诸多不足,如课堂上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姿教态不够自然、课堂互动性不佳、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等,然而,学生们真诚的眼神和包容的微笑,却像春日暖阳融化了她的不安,更让她暗下决心:要把每一次失误变为成长的阶梯。结束第一段实习后,李思杭总结实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以赛促学、反复熟悉教材、刷高考题等方式改进不足。

当第二次实习站上覃塘高中的讲台时,曾经的青涩已悄然褪去,李思杭发现自己在课堂上能够做到重难点突出、教态自然从容,课堂变成了思维碰撞的欢乐场。这份蜕变赢得了学生和指导老师的一致认可。

这两段实习经历,让李思杭真正走进了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从手足无措到游刃有余,两段实习经历如同双面镜,一面照见不足,一面映出成长,让她真正懂得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意。

以研为翼,追逐教育梦想

本科四年的学习与实践,让李思杭对化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强烈的热爱。她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教学技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因此,她决定考研深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科研水平。

虽然一志愿在复试中遗憾落选,但李思杭没有气馁,积极寻求工作与调剂机会,最终被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化学专业录取。她希望能够在研究生的新起点上,与老师一起深入开展化学教育研究,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路径。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化学教育的征程中,李思杭将继续以梦为马,用青春的实践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向着心中的教育理想奋勇前行。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