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引领下,我校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结成帮扶对子,一批批教育工作者跨越山川阻隔,将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播撒在西部大地。作为我校选派的骨干教师,张群自2024年起扎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在审核性评估、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学科建设等领域倾注心血,助力该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获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特别贡献奖”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优秀挂职干部”称号。她的事迹,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使命担当。
以理想信念为灯塔,践行教育报国使命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张群老师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嘱托,将个人理想融入西部教育振兴事业。
初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时,张群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该校地处民族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薄弱,教师队伍存在“教学理念滞后、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对此,她提出“以师范教育为核心,以协同提质为抓手”的帮扶理念,推动帮扶工作与地方教育需求精准对接。
在帮扶过程中,张群老师始终以“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教师”为己任,不仅牵头申报了中国教育学会“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专项课题《民族地区提质院校县域实习实践基地(中小学幼儿园)协同建设研究》,拟通过构建民族地区县域实习实践基地协同建设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推动师范教育与乡村振兴、民族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优化路径,提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她联合两校牵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越边境地区跨境商户振兴旅游村镇的效益评估与提升路径研究》成功立项,指导该校教师多篇论文写作并成功发表。此外,她还将我校“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模式引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组织评选并推广多项思政教学优秀案例;多次带领学生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实践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扎根基层、服务乡村”的教育情怀。
以躬耕实干为基石,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教育家精神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张群深知,教育帮扶绝非简单“输血”,更要帮助当地打造“造血”能力。张群通过“传帮带”机制,助力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师提升教学科研能力,取得一系列亮眼成果。
在教学竞赛与教改项目方面,她通过指导、评审等方式,推进该校教师教学比赛和教改项目的研究,2024年该校教师在省级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1项,其中有1项被推荐参加国赛,获得三等奖;推荐认定省级金课20门;推荐申报省级教改项目16项。在教学成果奖申报方面,她指导和参与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申报成果丰硕。作为主要参与人申请的教学成果奖《聚焦区域主导产业的“三对接三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获得校级一等奖;2024年指导该校拿下第七届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推荐5项成果参加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评选,推荐15项成果参加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得贵州省大中小学廉洁教育优秀教学案例2项。在教学基础建设方面,她指导教材建设与遴选,推进该校高水平教材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智慧化教学工作,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知识图谱学习,提升新形态课堂建设质量。
以仁爱之心为底色,搭建民族地区学生成长阶梯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教育家精神的鲜明底色。张群始终将学生放在教育工作的中心位置,用爱与责任助力学子成长,在两地学生培养中均交出优异答卷。
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她推进“学业预警—导师帮扶—心理疏导”三级机制,针对民族地区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辅导,做到“精准帮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她的推动下,该校考研率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化工学院和生农学院,考研率达到40%以上;指导学生开展专创融合实践,参与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选拔与培育工作,2024年该校在国赛中获1银两铜,省赛中获3金8银8铜,1项冲击国赛金奖。
在我校的学生培养工作中,她同样以关爱学生成长为目标,结合学生个性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成长规划。近两年指导学生获得2项自治区级创新创业项目,并均顺利结题。
以协同提质为契机,助力审核评估与校地合作
帮扶期间,恰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面临教育部教育教学审核性评估。张群凭借借扎实的专业能力与严谨的工作态度,助力该校有序推进审核性评估工作,圆满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她督促和指导二级学院完成审核性评估期间的材料准备工作,参与教务处预评估和线上线下专家评估期间的材料准备工作;参与学校审核性评估特色报告、补充报告的修订以及教务处审核性评估自评报告的撰写与修订工作;按照审核性评估要求,指导全校各专业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参与审核性评估期间的专家访谈与实地考察工作;参与审核性评估反馈大会以及整改工作推进,参与撰写审核性评估整改报告;参与质评办校内课程评估工作。最终助力该校圆满完成评估,获得专家一致好评。
此外,张群还积极协调两校人才资源,扎实推进“校旅结合”,共建实习基地,开展移动课堂,推动两校“一扎根两服务”“校工、校农、校旅三结合”的办学模式的落实。目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已与荔波县人民政府、荔波瑶山古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签订“校企政‘智库+基地’合作”项目,她本人被聘为第一批“瑶山古寨发展战略智库专家”。她还推动两校联合开展“用戏剧讲好中国故事”的外语教研活动,进一步扩大教育戏剧在传播民族文化方面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张群以理想信念为舵、以躬耕态度为帆、以仁爱之心为桨,在西部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张群表示,教育帮扶不仅是资源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方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教育华章。
一载帮扶路,一生教育情。张群谦逊地说:“教育帮扶是双向奔赴。黔南的山水滋养了我的教育情怀,南宁师大的精神赋予我前行的力量。未来,我将继续做教育家精神的践行者,为西部教育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