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张君:不至于前,不止于此
文/黎晓兰 图/由受访者提供
有这样一个人,她一直坚信“不至于前,不止于此”的箴言,不被过去的失败与遗憾困住,不局限于当下的舒适圈,勇敢地往前走,在她的人生书写下了绚丽的一笔又一笔。她就是来自初等教育学院22级本科二班的学生、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张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大学是她人生的新篇章,她决心要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此,她付出了许多的行动。
在学习中,张君自创了一套高效的学习策略:她将作业分为两类,短周期且零碎的任务,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地完成;而那些周期长、难度高的作业,则选择在大块的空闲时间中集中精力攻克,这样既能保证作业按时完成,又能让自己快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专业课程的丰富多样带来了新的挑战,钢琴学习便是其中之一。面对陌生的键盘与音符,张君未曾退缩。她为自己设定了清晰合理的学习目标,利用周末时光,静坐琴前,反复练习。在黑白键的交错间,她用汗水与坚持,逐渐奏响属于自己的旋律,最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正如她所说,“不要去被外在环境束缚,勇敢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不管结果怎么样,最后它都会成你成功的一个催化剂。”是的,人生的路还很长,也许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一定能收获最后的果实!
在高考结束后,张君一度在迷茫中徘徊,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毫无头绪,心中满是忐忑与不安。然而,当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她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唤醒,这片充满未知与机遇的天地,正是重启自己的舞台,她开始去去探索、去尝试,去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人生是一条长河,每个人都是小小的浪花,只有融入集体、艰苦奋斗,才能汇聚力量,定格青春最美好的模样。
与其向往,不如出发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诚然,人生的许多阶段需要的不是等待,而是出发。她明白,生活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所以她愿意投注热情,让自己的努力逐渐发芽、成长、开花。进入大学以来,她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先后担任班长、驻班党员、学院组织部负责人和青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等职位。她在保持优异的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获得了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学青会优秀志愿者的称号和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省级三等奖的奖项。这些经历不仅帮助她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提升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旅游是张君的爱好。她常说:“旅游能够放松身心,感知当地的人文。大学时光里,要多去领略各地风景,提升自己的视野。”词典里最动人的词,或许不是“抵达”,而是“仍在路上”。出发的意义,总会在时间的催化下,悄然生效。
人的精力如同有限的烛火,只有妥善安排,才能照亮更远的前路。面对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平衡,张君自有她的智慧。实践活动犹如星辰,虽不常现,但每一次都值得珍惜。在忙碌的时光里,她不再让学习的步履拖沓,而是以奋进的姿态抓紧完成。她深知,分清轻重缓急是关键,以学习为舟,以初心为帆,懂得拒绝那些不必要的任务,方能在繁杂而充实的生活中,坚守本心,稳步前行。
心中有景,花香满径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对张君而言,理想是前行的灯塔,是推动我们前进的不竭动力。忆及过往,她感恩于那些温暖的师恩——高中时,尽管她选择了理科,但历史老师常找她谈心,给予她关心与鼓励,还肯定她适合教师这条路。这些话语如春雨般滋润了她的心田,悄然种下教育的种子,推动她不断成长。于是,填报志愿时,她笃定地选择了师范类院校,开启了教育生涯的序章。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发酵,她愿意为了心中那道美丽的彩虹而奋斗。她对未来的自己许下期望,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上自己和数学科目,将乐观向上的精神传播给孩子们,他们的人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她会朝这些目标不断努力,做到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对于未来,张君正朝着考研的目标稳步迈进。她深知,考研之路布满荆棘,未知的阻碍和压力如影随形。然而,她始终坚信,压力是成长的馈赠,只要全力以赴,定能收获回报。正如那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若要用三个词勾勒她的大学生活,那便是——重启、充实、突破。一路走来,她依循着内心的规划,步履不停,积极向上。她专注于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眼前的事,同时又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不断向前迈进。正如她所说:“人生不止眼前的短短一段,还有千万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