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切实加强虚拟教研室建设,进一步巩固建设成效,12月28日,2024年虚拟教研室总结交流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主办,同济大学承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方正以及虚拟教研室专家、教师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另有约1.2万人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参会。我校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张胜前教授线下参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对虚拟教研室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谭方正从进一步筑牢教育根基、支持智慧教育生态、加快国际化进程三个方面对虚拟教研室建设进行了展望。同济大学副校长赵宪忠代表承办单位致辞,并介绍了虚拟教研室建设与发展的同济成果、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的同济模式。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聚焦高等教育战略发展需求,从服务数字化战略、立足质量革命和高质量发展、强化教师核心要素建设、对标国际化发展战略、打造高校教研中国范式等五个方面对2024年虚拟教研室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院士结合时代趋势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科技创新的认识和实践案例,强调坚持科技向善、人工智能正向赋能。随后,大会对2024年获评的50个典型虚拟教研室、100项典型教研方法、50个典型教研成果等进行了表彰。我校张胜前教授牵头的“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获典型虚拟教研室。我校也是广西唯一入选“典型虚拟教研室”的高校。
在大会报告中,新疆大学副校长马新宾、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苏森、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孙有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祥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张晓林、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战德臣、东南大学教授陆金钰、复旦大学教授程训佳、同济大学教授杨晓光、西安交通大学米兰学院副院长李德成等,分享了典型建设经验、课题建设成果及国际化相关探索,为广大虚拟教研室成员提供有益借鉴。
全体与会代表共同参观了位于同济大学中法中心的智慧校园辅助决策驾驶舱,体验了同济大学数字化转型的先进理念和最新成果。
通过本次会议,虚拟教研室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了数字化、智慧化教育的重大意义,了解了数智教育的前沿动态和先进典型。参会教师纷纷表示,通过研讨交流,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坚定了信心,明确了路径,希望依托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通过高质量教研不断推进高水平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