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党委书记黄胜敏研究员与南宁飞得更高科技有限公司蓝秋燕执行董事联合带队赴广西钦州、玉林八角种植基地进行野外考察,重点调研八角生态种植技术、行业标准构建以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建设等。
广西是全国八角原产地和主产区,八角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均超过全国总量的80%。钦州浦北县六硍镇种植八角近15万亩,在香料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六硍镇人大主席杨帆等热情接待了调研组,并带领调研组先后现场考察调研了300亩八角“改低创高”示范基地、钦州浦北悦沣农业公司八角加工车间以及产品展示区。考察调研组检测土壤性状,并使用无人机采集八角示范基地的地面数据信息。
在玉林容县的大容山东麓,业重镇、山围镇、民乐镇以“南国香都”的美誉著称。这里的八角林连绵不绝,种植面积约11.3万亩,年产量约5万吨,总产值高达6亿元。北流市六金香料有限公司郑总等热情接待了调研组,并带领调研组现场考察大容山八角林的高山地貌、环境生态、土壤类型、土层深度、栽培技术、修剪技术、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管理技术等。
考察期间,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副院长苏宏新副研究员介绍了研究院野外基地建设及农业地标作物研究等方面的情况。黄玉清研究员强调了采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技术体系结合人工智能来支撑广西牵头建立八角种植大模型的重要性。三方围绕八角生态种植技术瓶颈开展了深入探讨。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多方资源互补优势,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成果产出,服务广西八角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1 考察成员

图2 六硍镇八角“改低创高”示范基地考察

图3 钦州浦北悦沣农业公司产品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