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刺破云层的刹那,校园已按响加速键。校道上赶早课的学生、食堂窗口惊现的新品菜、体育馆地板上滚动的汗珠——这些沸腾的日常,在五月凝练成破译成长的密钥。
晨光织就青春
清晨七点的校道是一卷徐徐展开的活页绘本。木棉树的枝干斜探出围栏,与赶早课学生的身影交错成斑驳的剪影。骑共享单车的学生单手扶把,另一只手抓着咬了一半的煎饼,车筐里露出教材烫金的边角。步行的人群中,有人低头默背知识点,晨风将书页翻动的细响揉进五综楼外墙上跳动的光斑里。布告栏上张贴的各学院活动展示在晨光中静立,塑封纸边角折射出细小的光晕。
在通往文综楼的拐角处,有人驻足于攀援在栏杆上的三角梅藤蔓,在上课铃响起的前几刻,校道上还有零星几人抓着书包带在晨光中奔跑,当上课铃响彻校园时,自行车停放区的车篮里,躺着几片被风卷落的三角梅花瓣,在晨光中泛着光泽。
食堂新品引爆校园
五月的食堂窗口出现新品,百香果罗非鱼铺满晶莹西米,辣子鸡丁混搭火龙果块,甜口凉拌虾裹着琥珀糖衣,锅巴与回锅肉在油光中纠缠。菜品一出引发学生热潮,线上发帖讨论,线下打卡尝试,南宁师范学子在“尝鲜”还是“试毒”的抉择中选择拍照发朋友圈。
青春热血赛场
五月的校园在社团活动摊位与赛事海报的装点下,化作流动的青春市集。食堂门口支起了绿植领养活动;田径场上支起的遮阳棚连成彩带,舞狮社成员敲击着牛皮大鼓,金红狮头随着鼓点腾跃翻腾;街舞社成员踩着蓝牙音箱的鼓点即兴斗舞,飞扬的衣角是青春本色。教学楼里“师范生技能大赛”准备开始,走廊里不时闪过抱着电脑赶场的选手;篮球场边的记分牌频繁翻动,两方紧咬追分,空气弥漫着汗水与不停歇的激情呐喊。地理学院发起“一书一世界——阅读打卡之旅”的打卡挑战,QQ空间出现了各种书籍的读后分享刷屏。而融媒体中心在石门森林公园举行的采风活动中,各部门在林间空地支起野餐垫,自我介绍声与零食包装袋的窸窣声交织,享受闲暇时光。
在六月的蝉鸣叩响窗棂之前,教学楼的电子钟已悄然校准新的周期。而那些曾在五月长夜里游走的星火,终将燎过未来的三尺讲台,在某个未知的清晨,点亮另一群追光者的瞳孔。(编辑/韦双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