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晚,教育部地理科学专业虚拟教研室举办第四期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为主题,旨在以课程群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促进虚拟教研室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再上新台阶。本次活动由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张胜前教授主持,来自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部湾大学、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聊城大学、商洛学院等虚拟教研室合作高校核心成员参加。
玉溪师范学院赵健霞老师以“以学生为中心的地理师范生从教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与实践训练模式”为主题,分享了该校完善师范生从教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和师范类课程教材建设经验,通过搭建“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平台,实施“分阶段训练+四层竞赛”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从教能力和实战经验,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许玉凤老师以“地方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以《中学地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为例”为主题,分享了该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群课程设置情况以及课程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情况,并以《中学地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该课程的建设成效。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覃洁老师以“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与思考”为主题,介绍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的开设情况,然后以《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该课程的建设成效。覃洁老师还详细介绍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的具体实施过程,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取得较好效果。

北部湾大学陈慧蓉老师以“实践导向的北部湾大学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为主题,介绍了该校基于新时代地方师范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双基四模”理论课程与“一轴两翼”实践课程有机递进的培养模式。最后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分享了课赛结合、以赛促学的课程建设经验。通过该课程的建设,提升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者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等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思考。与会者认为本次教研活动为地理教师教育课程群建设提供了交流平台,有助于推动地理教育课程的协同发展。
今后,虚拟教研室将进一步聚焦课程内涵建设,组织成员高校围绕自然地理课程群、人文地理课程群、区域地理课程群、信息地理课程群等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群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为培养更多优秀地理教师、推动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