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术成果 > 正文

学术成果

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研究团队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文章来源:化学与材料学院 作者:黄珊 校对:苏炜 审核:杨晶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苏炜
审核 杨晶 终审

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研究团队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发基于Pr6O11/Zr-MOF纳米酶的高效、高灵敏的农药残留检测新技术。这一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and accessible detec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food using Pr6O11/Zr-MOF nanozyme: Advancing food safety”为题,发表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Nano Research》(中科院一区Top,IF 9.0)。该论文以南宁师范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黄珊教授和肖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魏福祥博士和方义博士参与部分研究。

有机磷农药虽对提升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作用重大,但过度使用会致使果蔬等食品痕量农药残留,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因此,开发灵敏、便捷的有机磷农药检测新方法,对把控食品安全意义非凡。研究团队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出Zr-MOF负载的Pr6O11纳米酶。Zr-MOF的多孔结构为Pr6O11提供良好负载环境,二者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显著增强了Pr6O11的氧化酶活性。借助Zr-MOF的配位作用,可有效富集有机磷化合物,提高局部浓度,实现高灵敏检测。以3,3',5,5'-四甲基联苯胺为显色剂,并辅助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进行RGB分析,对有机磷农药的可视化检出限低至1.47μg/mL,无需复杂设备和专业技能,显著提升检测便捷性。该方法成功应用于市售黄瓜、生菜和油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此研究成果不仅为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纳米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深入应用开辟了新方向。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26599/NR.2025.94907620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