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公共教学部围绕如何提升《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教学质量开展系列教学研讨活动。活动由公共教学部主任苏毅娟主持,教研室全体任课教师参会,熊冬春副院长全程指导。活动通过公开课示范、集体评课研讨与建设思路梳理等环节,为课程提质增效与内涵建设明确路径。
9月15日,李行副教授在实验楼3-204教室主讲题为《人工智能与其他新兴数字技术的关系》的校级公开课。课堂上,李行依托雨课堂实现高效签到,结合学情调研精准匹配教学内容,以个人计算机使用历程为切入点,生动阐释云计算的概念、服务模式及应用场景,并巧妙融入“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在物联网模块教学中,他系统讲解感知技术、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课堂互动踊跃,学生展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与较高的参与度。整节课因教学设计层次清晰、语言风趣生动、思政融入自然,获得听课教师一致好评。
9月22日,参会教师围绕公开课开展集体评课。教师们充分肯定李老师课堂在教学目标达成、内容体系构建与思政元素融入等方面的亮点,同时针对课堂时间分配优化、讲授与互动节奏平衡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以评促教、以议共进”的良好氛围。
最后,熊冬春结合活动内容提出课程建设思路。他强调,要聚焦教材撰写,打造适配通识教育的内容载体;依托案例与资源建设丰富教学实践支撑,通过教改项目申报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切实将《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打造为培养学生数字素养与AI思维的优质课程。
此次系列研讨活动兼具实践示范与理论研讨意义,为加强人工智能通识课内涵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