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研究生阶段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10月2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实验楼1B‑515会议室举办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会。外国语学院蒙岚副院长、党委刘晖晖副书记、黄信教授、卢澄副教授、黄恬老师出席本次活动。本次分享会邀请了六位2024级优秀研究生代表,围绕各自的实习经历进行分享,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指引。
首先,2024级学术班许茵茵同学分享了她在东盟矿业合作大会担任志愿者的经历。她指出,工作中要具备前瞻意识,特别强调细节把控、应急处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随后,2024级学术班赵诗静同学以202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斯里兰卡展位陪同翻译的实践为例,从具体案例和个人体会两方面展开,进一步印证了灵活应对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在此基础上,2024级学术班孙雯同学结合东盟博览会的实习经验,指出除灵活应变之外,语言表达与专业沟通能力同样重要。紧接着,2024级笔译班李喜萍同学分享了在自治区外事办翻译室实习的感悟,深刻体会到外事翻译“一字千钧”的责任感,并指出“细致”是从事外事工作的基本素养,与前几位同学对细节的重视形成共识。随后,2024级笔译班许欣怡同学结合教育厅实习经历,鼓励学弟学妹主动把握机会、积极实践并勤于反思,强调个人成长离不开主动争取与持续总结。2024级笔译班唐鹏同学则介绍了在广西贸促会负责公文撰写的工作经验,面对挑战时注重心态调整与积极应对,这一经验对学习与生活均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最后,蒙岚副院长、刘晖晖副书记、黄信教授、卢澄副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们高度赞扬了参与此次分享的同学们的进步与成长,勉励2025级研究生以优秀前辈为榜样,勇于走出课堂舒适区,积极把握实践机遇,将外语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相融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不断锤炼综合素养,实现个人价值。
本次分享会的成功举办为2025级新生指明了实践与实习的方向,拓宽了职业视野。希望同学们提前准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储备,积极投身实践实习,在研究生阶段绽放光彩,迈向更加精彩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