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南师达人 > 正文

南师达人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雷莹: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黄紫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经鹏艳 审核:王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4日 点击数:
图片 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经鹏艳
审核 王毅 终审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在2023-2024学年,来自文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雷莹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学科竞赛经历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得知自己获奖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和激动。“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因为国家奖学金是对我在学习上的努力和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个人能力和价值的认可。”国奖的获得,让她感到更加有动力和信心,激励着她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明确方向,砥砺前行

刚步入大学的时候,雷莹与许多刚经历了高考的学生一样,感到十分迷茫,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她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专业方向,也不知道将来想从事什么职业。她说:“那种迷茫感让我很焦虑,仿佛置身于一片茫茫大海,找不到方向。”面对这种迷茫,有些同学选择以消极态度逃避,有些同学选择在玩乐中麻痹,而雷莹却能清晰地意识到“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锻炼能力、拓宽视野、塑造自我的平台。”

于是她开始主动去参加各种讲座、研讨会,和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尝试去了解不同的领域和职业。同时,她也寻求了职业规划师的帮助,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咨询,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大一到大二的过渡时期,她逐渐褪去了稚嫩青涩,快速成长起来。她参加了各种学术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文学作品大赛中获三等奖、2023年全国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以及第四届广西英语翻译大赛一等奖这些学科竞赛使雷莹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如何组织策划活动、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同时,学术竞赛也让我更加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她说。

就这样,她慢慢地走出了迷茫,她很感谢当初勇敢的自己,“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明白,成长就是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勇敢地面对迷茫和挫折,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实现自我成长。”

玉汝于成,功不唐捐

雷莹的学习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面对重重困难,她总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从日常的学习计划到长远的学科规划,一直都有自己的主见。

“一日之计在于晨”,雷莹每天早上起来就会规划好一天任务:列出当天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课程复习、作业完成、阅读任务等,确保目标明确。她表示:“有了规划之后,做什么事情都会更有动力。”同时,雷莹并不只是纸上谈兵,她会逼着自己严格执行这个学习计划,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就长久的学科规划来说,想学好一门专业,就像盖一栋大厦,因此“打基础”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如文学史、文学理论、语言学基础等,这些构成了专业学习的基石。” 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她深知“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于是她每天都会早起晨读,“我会选择早晨起床后进行一段时间的晨读,主要是朗读经典文学作品,增强语感,同时也有助于清醒头脑。”她就通过这样反复朗读、反复背诵来加深记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打好基石之后,雷莹开始为“大厦”添砖加瓦,而国内外的文学经典,就是最好的原材料,因此她选择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其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和文化背景,同时也会积极地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一些原本读不懂的文章,在老师的启发下就突然豁然开朗了。”通过大量阅读,她不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就是这样明确的学习规划,雷莹逐渐从“一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学会学习的学生”。正是这种转变,让她的成绩在大学期间始终名列前茅。她给学弟学妹们提出了建议:“每个人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热爱生活,拥抱美好

人不是学习机器。生活中,雷莹既热爱学习,也懂得享受生活。深知学习之余需要放松,这样才能保持更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她常与朋友外出逛街、聚餐或观影,她表示自己有一群很好的朋友,能从她们身上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同时她也享受独自去户外徒步,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她表示:“这些活动不仅能让我放松心情,还能增进和家人、朋友之间的感情。生活就是需要张弛有度,既要努力学习,也要懂得享受。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在大学这段宝贵的时光里,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要害怕迷茫和挫折,因为这些都是成长路上必经的过程。要勇敢地去尝试新事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潜力所在。”最后,雷莹送上这句话与学弟学妹们共勉。(编辑/韦媛)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