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老茶馆 > 正文

老茶馆

你可以是不为任何人开的花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李绩 图片:李绩 校对:经鹏艳 审核:王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8日 点击数:
图片 李绩 校对 经鹏艳
审核 王毅 终审

教学楼前的紫荆又开了。每天早八路过时,总能看见整棵树顶着满枝的紫,像是谁把晚霞揉碎了撒在枝头,连石阶上都落着星星点点的花瓣。有次蹲下来细看,发现每片花瓣都蜷成温柔的弧度,像被春风吻过的小扇子——它们开得并不整齐,有的深紫有的浅粉,却自有一股热热闹闹的劲头,让人想起军训时站在太阳底下,汗流进眼睛也不肯乱动的自己。

一、在绩点表和涂鸦本之间

记得大二那年,整个宿舍都在卷绩点。小楠每天抱着电脑算学分,连选修课都要挑“给分高、作业少”的,她跟风选了门“世界茶文化”,结果发现每周要交两千字品鉴报告。有天晚上她趴在桌上叹气:“其实我根本不喜欢喝茶,只是听说这门课容易拿4.0。”后来她退了课,跑去蹭隔壁班的素描课。现在她的笔记本上画满了宿舍楼的速写,阳光从纸页间透过来,比任何成绩单都鲜活。

我自己也有过拧巴的时候。大一时加入学生会,每次写策划案都要改十几版,部长总说“再加点热点元素”。有次熬夜改到凌晨,看着文档里堆砌的“yyds”、“绝绝子”等网络热词,我突然想起高中时在课本边缘写的诗——那些关于云朵和晚自习的句子,早就被塞进了抽屉最深处。后来我退出了部门,把周末还给图书馆顶楼的阳光,当笔尖再次落在纸上时,写的不再是别人喜欢的格式,而是真正想讲的故事。

食堂里常能听见这样的对话:“今天去自习室吗?”“不了,社团要排毕业晚会的剧。”有人为了实习证明放弃喜欢的社团,有人为了一场演出熬几个通宵。有次在图书馆遇到同专业的学长,他保研名单上的名字旁画着星号,却在简历最下面写着“校话剧社三年”。他说:“那些在后台改台词的晚上,比绩点更让我觉得自己在活着。”

二、在考研教室和操场晚风之间

大三的考研教室像无声的战场,每个人面前都堆着半人高的资料。隔壁班的阿林却常坐在操场看星星,他准备跨考天文专业,“虽然数学题难到想撞墙,但一想到能研究星系,就觉得值得”。有次下雨,我看见他蹲在台阶上画星图,雨水把纸打湿了一半,他笑着说:“反正宇宙本来就有阴晴圆缺嘛。”

我也曾在考研和就业之间摇摆。秋招时投了十几份简历,每次收到拒信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路。直到某天在走廊遇见毕业设计导师,他指着我电脑里的设计稿:“你明明在画图时眼睛会发光,为什么要去挤那条不适合的路?”那天傍晚,我坐在画室里改图纸,颜料蹭到校服上也没在意,窗外的紫荆在暮色里轻轻摇晃,突然就想起大一时的自己——那个敢在迎新晚会上唱跑调歌曲,却笑得最开心的自己。

毕业前最后一次班会,班长让每个人写一句话留给未来。有人写“考上理想的学校”,有人写“拿到大厂offer”,我盯着纸上的“别弄丢那本涂鸦本”,突然明白:那些被我们小心藏起来的喜欢,那些在取舍时舍不得的倔强,才是成长最真实的印记。就像紫荆不会因为花期短就不开花,我们也不必为了别人的期待,把自己塞进标准的模子里。

每次路过那棵紫荆,我都会想起这四年里无数次的犹豫和坚定。那些被放弃的“正确选项”,那些让我们咬过嘴唇的决定,原来从不是失去,而是让生命腾出空间,去盛放真正属于自己的花。或许我们终会明白,大学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事,不是做对每一道选择题,而是在无数个“选A还是选B”的时刻,听见内心那个小小的声音——它说,你可以不是别人定义的花,只要你愿意,就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开成喜欢的模样。

就像此刻在风里摇晃的紫荆,没有人为它修剪枝桠,没有人为它标注花期,却依然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满树满枝地盛开。这大概就是成长最好的样子:不被定义,无需迎合,只认真地做自己的花。(编辑/韦欣雨)

5E114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