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4日,初等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苏学权带领学院团委书记李欣、辅导员谢廷建、韦文平、覃素芳赴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开展学习交流。此次交流围绕党建工作、学生就业创业、学生工作等主题展开,旨在拓宽工作思路,推动学院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双方重点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育变革、少子化现象加剧等背景下,如何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出发点,与专业教师形成育人合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未来教师。上师大通过AI赋能学生工作打造的“师小育”智能体系列学生活动为我院提供了宝贵参考。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分享了其党建引领学生工作的具体举措,介绍了榜样工程典型示范教育体系、“E心向党”四维培养体系、团委学生会与社团组织改革等特色做法。与会双方还围绕朱永新教授“新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与当代价值展开了深入研讨,就如何将先进教育思想融入高校育人实践进行了充分交流。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情况,重点介绍了思政工作品牌凝练、“1+5”导向式学术性党建工作思路、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经验等,为学院打造学生活动品牌“IP”、“一生一策”优化就业服务模式带来了启发。
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重点分享了学生工作的创新举措与近年来所取得的成效。在专题交流环节,双方辅导员围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党团建设以及师范生从师技能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着重从学院发展历史与现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成果、学生工作特色等方面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其中1+3+5“学科+”科创育人体系、“两工程三环节全链条式”卓越教师领导力提升计划、“Enrich”学生骨干领导力提升训练营等特色活动给学院辅导员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此次调研交流,学院辅导员团队深入了解了江浙沪地区高校学生工作的先进理念和典型做法。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梳理学习成果,结合学院实际,进一步优化党建工作模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学生活动形式,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