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老茶馆 > 正文

老茶馆

当代青年的“45度”人生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文/黄慧娇 韦艳 图片:图/黄慧娇 校对:韦春艳 审核:王毅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点击数:
图片 图/黄慧娇 校对 韦春艳
审核 王毅 终审

在时代的浩荡浪潮中,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常被简单粗暴地归为两类:要么如疾风骤雨般拼命内卷,要么似静水深流般彻底躺平。走进任何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内卷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清晨,图书馆门口早早排起蜿蜒长队;深夜,馆内依旧灯火通明。桌上书本堆积如山,仿佛是一座座知识的堡垒;空气中,咖啡的苦涩与疲惫的气息相互交织,弥漫着紧张与拼搏的味道。这里的每个年轻人,都在狭窄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恰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敢有丝毫懈怠与放松。他们用近乎苛刻的方式证明自身价值,在成绩、比赛、保研、找工作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将自己的价值简化成一个个可计算的冰冷数字。


与此相反,“躺平”则是对这种扭曲竞争的一种无声抗议。它并非完全等同于懒惰,更像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抵抗。当上升的路径愈发狭窄,“努力就会成功”的说法渐渐失去往日的说服力,一些年轻人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选择在简单的生活中重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空闲时间。这种选择背后,是对单一成功标准的深刻质疑,是对过度竞争的自我保护,是心灵在重重压力下寻得的一处喘息空间。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他们在看清生活的艰难后,依然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这何尝不是一种英雄主义呢?

不过,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一个更宽广、更灵活的地带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积极探索。他们既不是‘90 度’垂直向上拼命攀爬,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功名利禄;也不是‘0 度’完全躺倒放弃努力,在安逸中消磨时光,而是以‘45 度’的倾斜姿态,悠然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在图书馆里,你依然能看到他们认真学习的模样,但他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漂亮的分数,而是真正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他们努力得恰到好处,懂得在达到目标后及时停下匆忙的脚步,把宝贵的时间留给自己喜欢的事情和个人成长。他们的“躺平”是策略性的休息,是为了“充电”而不是“关机”。他们允许自己在累的时候从紧张的生活中抽身而出,要么看部电影,沉浸在光影的世界里感受别样人生;要么出去走走,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要么干脆什么也不做,让心灵得到片刻的放松与安宁。这种“躺”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是为了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敏锐的感知。


这些选择“45度”人生的年轻人,最可贵的是拥有清醒的自主意识和灵活调节的能力。他们明白努力的必要,毕竟“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又不把奋斗当作生命的全部,不会为了所谓的成功而牺牲自己的健康和快乐。他们向往轻松自在的生活,但不会把安逸当成完全的放弃,不会在舒适区里沉沦。他们不被单一的“成功标准”所束缚,而是建立多元的生活目标:专业技能、身心健康、情感联系和社会参与等这些方面都同样重要。他们未必在每个方面都追求最好,却追求整体生活的充实和协调。一个在学业上“及格就好”的学生,可能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一个在职场上不求快速晋升的员工,可能把心思用在经营温馨的家庭或培养自己的爱好上,在平凡的生活中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45度人生”不是妥协,而是更成熟的生活智慧——它既挣脱了“唯成功论”的枷锁,也拒绝了“虚无躺平”的陷阱,这种生活态度的兴起,不仅是年轻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一种回应与期待。它期待教育能更多鼓励多元发展,而非制造‘唯分数论’的焦虑;期待职场能尊重员工的完整生活,认同‘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简单道理;更期待整个社会能包容更多样的生活选择,为每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点赞。

正如鲁迅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内卷与躺平的微妙平衡之中,这条叫作“45度”的道路正等待着更多人去探索。它告诉我们,人生不是一场要么拼命冲刺、要么完全退出的残酷比赛,而更像是一次漫长的徒步旅行。有时候需要努力攀登,去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有时候可以停下来欣赏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宁静。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节奏,看清前进的方向。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定义自我价值的方式从来不止一种,每一个在奋斗与安宁之间寻找平衡的年轻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生活答案。(编辑/ 韦妮 滕思晨)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