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悦读 > 正文

悦读

《活着》:生命的意义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文/梁美丹 图/梁美丹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22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审核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

7月初,或许是因为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再加上不合理的作息,我身心俱疲。不知不觉间,我开始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与大部分陷入失落情绪的年轻人一样,抗拒做任何事情。那段“心情坏掉”的日子大概持续了半个多月,直到我读了余华的《活着》,心境才渐渐明朗起来。

小说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福贵,他少年纨绔,虽已娶妻生子,却沉迷赌博,家财因此败光。后来,他以四处演出皮影戏为生计,被国民党抓去上了战场,幸而捡回一条命。回到家后,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女儿因一次高烧成了聋哑人。随后,悲剧接连发生。儿子为县长夫人输血,被抽干血而死;女儿嫁了好人,却困难产而死;妻子家珍也因长期劳累过度及营养不良而身患软骨病,最终死去;女婿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最后,唯一的亲人——外孙苦根,也因豆子吃多而撑死了。只剩福贵一人。他买了一头要被宰杀的老水牛,并给它取了“福贵”之名,艰难而平静地继续活着。

一个人受尽苦楚的一生,被短短几行字概括,旁人看了都会心酸。读过原著的人或许都曾为福贵哀哭,感慨命运的不公,然而原著里的描述却是很平静的,福贵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没有煽情,没有铺垫,没有渲染,讲故事的福贵本人只是平静的将自身的经历分享给旁人听。

余华早在序言中就一语道破这本小说的本质,他说他要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他要传递这么一个价值观: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因此在旁人看来,福贵的一生是凄凉苦楚的,他的经历是常人不能承受的,但凡是个悲观点的人经历这一系列的变故,都有可能选择了结自己的生命。而福贵没有,他坚持走完这一生,无关意义,也并非没有情感,他只是活着。

有人说,《活着》是一本难得的哲学书,其可贵之处在于,这是一部以中国世情的笔调写出来的,真正看透了“活着”这一命题的哲学的作品。有的人似懂非懂,有的人不予苟同。我却突然想起前些年自己曾感悟到的一句话:痛苦本就是活着的一个证明,只有活着,才能感受到痛苦——活着就好。慢慢地,当时乐观的心态不知飞向了何处,直到读了《活着》我才恍然大悟。

人生的行走和停止并无差别,不必再纠结于活着的意义,无论面对多大的苦难,只要坚持向前走,“活着”便是胜利。

(编辑/唐菁)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