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层动态 > 正文

基层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东兴市开展“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冯子鸣 图片:潘弘霖 校对:谢丽丽 冯舒讌 张秀梅 审核:王卫国、李玲 终审: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8日 点击数:
图片 潘弘霖 校对 谢丽丽 冯舒讌 张秀梅
审核 王卫国、李玲 终审 宣传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4月23日至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共同在东兴市中越边境线上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

师生们首站来到东兴市“大清国钦州界”界碑处。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黄琼锌老师以《界碑前的忠诚——爱国精神、民族团结的传承》为主题展开教学。同学们近距离触摸界碑,深刻认识到每一寸国土都凝聚着先辈的心血,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是每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实地学习让他们对国家主权和边境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知,今后定当发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师生在“大清国钦州界”界碑处

离开界碑,师生抵达第二站——山海相连广场。南宁师范大学黄燕老师以《守土有责,各族群众厚植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授课。山海相连广场作为东兴市的标志性建筑,不仅是国家在边境地区开放发展的象征,更是多民族和谐共融的生动写照。黄燕结合当地护边队员的感人事迹,讲述了无数守边人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爱国情怀的故事。师生们真切体会到护边工作的艰辛和自豪,也深深被各民族群众深厚的家国情怀所打动。正如现场一位学生所言:“守土有责,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我们定当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守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师生在“山海相连”广场

第三站,师生走访了禧越餐厅、国门街、侨批馆。南宁师范大学冯舒讌老师以《国门下的繁荣——中越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带领大家与餐厅经营者、商铺售货员、展馆讲解员进行深入交流。在禧越餐厅,餐厅主人热情地与我们分享了中越饮食文化交融的故事;在国门街,经营者们忙碌的身影展现着边境贸易的繁荣景象;在侨批馆,一件件承载着老一辈海外侨胞创业史与家国情怀的文物,诉说着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优良传统。冯舒讌结合当地实际,生动讲述了中越两国在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互联互通,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师生在禧越餐厅与餐厅主人热情交流

师生在国门街与个体经营者交谈

师生在侨批馆参观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教授在课后点评时指出,要深化对思政课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本次“行走在边境线上的思政课”系列活动,以边境线为课堂,以历史与现实为教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让思政课教学在行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量。通过实地考察与亲身体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行走中认识中国、在实践中感悟责任,努力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