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人才强校—博士新星】与海相伴 快乐无限——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博士高劲松的“逐浪”之路

文章来源:地理与海洋研究院、宣传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08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审核

高劲松,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动力学和海洋生态动力学。2019年入职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现为国家基金委、广西科技厅、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评价评审专家。

1984年,高劲松出生在福建省的一个小渔村,他的家与海的距离不超过500米。童年时代的高劲松,白天,从水位低潮时玩到水位高潮时,直至平潮时才肯回家;夜晚,闻着海鲜味儿,听着浪涛声入睡。在以海为邻、与浪结伴的环境里长大,高劲松对大海有着根深蒂固的情感,这也促使他对海洋现象有着天然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思考:潮涨潮落有什么规律?它是如何产生的?从此,高劲松走上了探究物理海洋学的道路。

踏浪而行 离家求学

2003年,高劲松来到美丽的青岛,就读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这是一所让人向往的大学,学校周边名人楼宇遍布,第一海水浴场更是近在咫尺。高劲松徜徉于海洋知识殿堂时,也在蓝色的海洋里畅游。快乐的时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经过综合权衡后,高劲松选择了保送本校,在熟悉的校园里完成了硕博连读。2010年,在国家基金委的支持下,他前往美国缅因大学联合培养两年。基于国家对科研的重视日益提高,在接触到国际先进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后,高劲松毅然决然地回到国内。

高劲松博士期间研究的是北部湾的环流和水团,为了更深入开展北部湾科研工作,2013年7月博士毕业后,高劲松来到广西科学院工作,并于2019年入职南宁师范大学地理与海洋研究院。

逐浪扬帆 启航梦想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入职地海院后在胡宝清院长支持下,高劲松负责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及环境效应研究中心。该中心6名成员,都具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2名,副高职称1名。近几年,成员们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优异成绩。高劲松本人也得到了多方位锻炼,他在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承担了部分工作。此外,他还担任地海院第三党支部书记,逐步摸索党建和业务相结合模式。作为第四届创新办成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广西科技厅基础处挂职,参加“三百二千”督查工作、广西海洋实验室的调研工作和论证会、国家级平台统计与绩效打分工作等。2021年7月至今,高劲松还在我校科研管理处负责处长助理工作,有幸承担了南宁师范大学第一次科研工作大会的部分工作,参与了《南宁师范大学纵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和《南宁师范大学横向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的制定。在教学方面,给本科生上了一门课。

在北部湾水动力研究方面,高劲松对50年来的夏季环流结构与机制争议提出了新的研究成果:南部为反气旋式涡旋控制,北部环流呈气旋式弯曲。通过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北部湾冷水团的生消过程和控制机理,并提出琼州海峡流非全年向西,受两端水位差控制,发现北部湾冬半年近底层存在北向流受季风驱动,同时受热通量和潮汐强迫调整,由表层水位梯度项引起的补偿流,构建了广西近海精细化三维潮汐潮流模型和污染物输运模型,并研发成可视化系统。

据统计,高劲松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中青年基金1项,地区基金2项;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1项、广西创新驱动专项子课题1项;获得广西科技攻关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回国基金1项;承担横向课题10多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8篇,合著专著1本,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追求海洋科学的道路上,以科研智慧成果支撑广西的海洋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于2018年入选西部之光、2019年入选广西高校“千骨计划”等访问学者计划。

海洋学者 勇立潮头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2022年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讲到:“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作为一名在海边长大的普的海洋科技工作者,高劲松希望有更多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加入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海洋科技研究为载体和纽带,汇聚有识之士在广阔的北部湾,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一起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逐浪前行。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