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至10月12日,由南宁师范大学主办,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广西教育现代化与质量监测研究中心、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25年中国(广西)-东盟国家特珠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会议以“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与“AI赋能科技助残”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高校、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普通中小学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共390余人参会。大会设1个主会场,6个分会场。此外,大会还包括研究生论坛、东盟来华留学生教学与管理研究、第三届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言语康复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第一届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学校卢远副校长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学科建设成绩并对参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特殊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与重要一环”,南宁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特殊教育发展为使命,不断探索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对我校今后特殊教育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广西高校特殊教育学科人才培养以及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我国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一级巡视员许健强先生致辞。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强主持开幕式。
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邓猛教授作题为《AI赋能特殊教育教学变革》的主旨报告,聚焦人工智能为特殊教育教学带来的革新。马来西亚奎斯特国际大学Aznan Che Ahmad 教授、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刘全礼教授、韩国又石大学教育学部Baek Jongnam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王庭照教授、印度尼西亚马朗国立大学Imanuel Hitipeuw教授、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李拉教授、北京大学博雅教育研究院阮立平教授、新加坡高级语言治疗师Jean Ho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谌小猛教授、岭南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郑剑虹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广西残疾人康复协会陈国治会长、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邵乐怡博士等十余位专家,围绕教师培养成长、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特殊教育教师积极行为支持、残疾人职业刻板印象、印度尼西亚特殊教育概况、融合教育改革、自闭症青年学历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包容性教育、虚拟现实技术辅助盲生、特殊教育育人模式、ICF理论框架应用、特殊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等特殊教育相关主题作主旨报告,从多元维度探讨特殊教育的发展,解析特殊教育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方向,研讨如何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特殊群体获得更优质的教育与发展支持。
6个分论坛分别聚焦特殊儿童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科技赋能孤独症教康融合新技术、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支持模式、区域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殊教育研究(博士论坛)以及听障儿童医学干预新进展与教康融合发展等主题,全面、精准地锚定了当下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需求与前沿趋势,为推动特殊教育在实践、研究、人才培育等多方面的进步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为特殊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搭建了跨地域、跨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对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特殊教育相关学科师生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