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创新“思政”课堂】之四:激活新课堂 践行新使命——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改革走笔

文章来源:宣传部 作者:甘友桓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9日 点击数:
图片 校对
审核

拿起手机,打开思想政治课“三三制”微教学平台,旅游与文化学院2018级学生黄心云完成了课前十道选择题,提交后平台给出测评,“对了9个,错了1个,一会上课好好听讲。”这是黄心云思政课学习的日常,也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通过网络学习,可以提前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上课时便可以认真“纠错”。

走进南宁师范大学的思政课课堂,同学们“不仅愿意来,来了也愿意听了”。这些变化得益于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三制”创新教学改革。

打破“独角戏”:移交学习自主权

40分钟的课堂优质有效让习惯了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模式困扰多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通过网络学习,先学后教。老师们利用网络教学,让学生以章节为单位,学透学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

打开思政课“三三制”微教学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自主开发了微课教学课程,不仅与知识点紧密结合,而且根据学生网上学习的特点,让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三到五分钟便能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自主预习。

这一新颖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学生们的赞许。网上的自主学习,也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与传统的课前预习相比,‘网络自主学习’式的预习让我们在看视频中学到更多,大脑对图像的摄入更为印象深刻。”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学生陈雨慧对此赞不绝口。

“网上学习的很多内容都是热点时评和课程内容,再加上丰富的视频,能够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旅游与文化学院2018级学生苏燕玲经常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课程学习。“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中不会出现一模一样的题目,可以有效防止互相抄袭的不诚信行为,也有利于同学们自主完成作业。”

思政课堂要求学生在网上测试通过以后,方可进入课堂学习。“其实测试并不难,我们每个人都能通过。”学生们坦言这样一种形式能让自己的课堂学习效率更高、效果更佳。

不做“神游族”激活学习思维

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如何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大胆创新,充分运用多种方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同学们的点赞。

“我们主张带手机进课堂,通过手机查阅文献资料,在讨论问题中允许有不同的观点,然后用文献资料来支持他的观点,以此培养学生查阅知识、运用文献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曾令辉如是说。

在思政课堂上,老师们倡导以宿舍为单位,把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六到八个人,构建起一个个学习团队。学生们朝夕相处,相约课堂,座位相近,从而把学生生活中的学习小团队和课堂的小团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体。

在这样的课堂上,鲜有“低头族”和“神游族”。学生认为,把过去枯燥的理论置于自己能广泛接触到的身边鲜活案例中讲授,既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又使理论课程有了现实的“温度”。

“为什么太平天国起义会在广西金田发生?”青年教师谭皓刚把问题抛出,每个小组便开始进行热烈的讨论。他们用一本公用笔记本作记录,形成共识并推选一人发言,与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共享小组的观点。通过这样种模式,观点不断碰撞,知识不断传递。

“在课堂上,我们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不同见解引发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新闻与传播学院2018级学生成思蓓掌握了倾听的技巧。

“我很满意课堂的小组讨论,因为小组讨论能够促进组员之间的交流,互相交换之间的思想,让我们收获得更多,对学习思政的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旅游与文化学院2018级学生吴心仪对小组讨论模式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萧伯纳曾言:“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同样地,“三三制”教学的出发点之一,亦是鼓励学生们交流思想,进行灵魂的碰撞。

走出“象牙塔”:实践方能致用

把课堂内容解决完以后,还有学生有问题怎么办?这个时候,自然而然就进入了实践教学环节。老师们鼓励学生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去观察现实社会,去解释现实问题,去回答现实问题。

 “实践是最好的课堂,”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16级学生文鑫直言,“老师将课程内容与民族文化、社会知识相结合,以身边鲜活的案例切入课本,却又不止步于书本,引导我们在实践中重视思政课的学习。”

“学以致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的理念,为此学院创建了实践“菜单”——根据课堂里面所传授的知识,学生自主选择到社区、农村、机关、企业、公共场所等社会场所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课结束之后,曾令辉院长要求学生到社会中去观察,比如观察食堂的排队现象,大学生的恋爱交往现况,乘坐公交车的让座问题,从日常生活空间的细微处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素养。

秉承着“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教育就在哪里”的理念,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积极围绕一个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是由多维度、多环节、多过程综合作用的过程,倡导学生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问题去回答现实问题。

 未来,“三三制”教学将着眼于精细、精致、精准三个方面的发展,曾令辉院长介绍到,“精细就是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做到精准教育,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精致就是要把教育成为学生生活和精神上的美餐,学理论,启迪智慧;精准就是要准确把握理论的精髓,把理论最有用的东西提供给学生,进行精准的消化吸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外化为学生的行动。”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