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书记信箱 校长信箱 监督举报 >信息门户(校内)
X
欢迎光临南宁师范大学!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南师达人 > 正文

南师达人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梁献月:跨越最初的艰难,点燃蜕变的光热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滕思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经鹏艳 审核:王毅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9日 点击数:
图片 由受访者提供 校对 经鹏艳
审核 王毅 终审

“人生的方程式里,从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唯有以恒心为催化剂,让理想在时间的烧杯中缓缓结晶”,这句话一直是她心中的信条。成功并非易事,需要不畏艰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在奔往成功的这条路上,她早已跨越了重重阻难、经历了层层蜕变,于人生的烧杯中凝聚出了微小却璀璨的结晶。她就是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2023级化学专业五班的梁献月。

热爱为源,生生不息

梁献月与化学的缘分,源于良师与兴趣。人们常说,一位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梁献月也不例外,在高中时期,她就遇到了能够启迪她、影响她的化学老师。除了课上逻辑清晰的讲解、课后耐心热情的解答,她的老师还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入手,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例子诉说着“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这些都让梁献月明白:化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它更是一种探索未知、创造奇迹的过程。

事实上,良师的影响只是热爱的开始,化学这个学科本身的魅力才是热爱的最终原因。每种化学元素,都代表着生命与宇宙的密码;每当转动试管,都能看到液体在灯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芒;每次添加试剂,都能见证各种神奇的化学反应……每一次的操作都是一次与自然的对话。在实验室的每一刻,都让梁献月深刻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从而让她与这门严谨又浪漫的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稳中求进,沉淀自我

进入大学,也就意味着要迎来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对于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长,梁献月总结了三个关键词:勇敢、专注和耐力。

勇敢,是突破自我、发现潜能的钥匙。无论是课堂发言、参与竞赛,还是竞选班委、组织活动,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梁献月而言,每一次尝试、每一步跨越都需要勇气。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勇敢尝试后,她才更加清楚地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所及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专注,是“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修行。化学实验中,试剂的纯度决定反应的成败,而人生的纯度则由专注雕琢。梁献月曾为合成一个化合物而专注实验过程,反复调整条件,将外界纷扰皆调为背景音;也曾为解一些化学问题而冥思苦想,反复推理。她明白,心若散作流萤,终难点亮星火,唯有如镭射光般凝于一点,方能穿透迷雾,抵达真理的彼岸。

耐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品质。无论是攻克一门难度较高的课程,还是完成一项复杂的实验,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反复地尝试,其间定然也少不了挫折和失败,但梁献月总能凭借坚忍不拔的耐力,攻克难关,坚持到底。她说:“耐力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心态,它让我们在浮躁的环境中保持内心的宁静,稳步前行。”

大道如砥,行而不辍

在大学期间,梁献月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学业、竞赛、科研项目和各种职务交织在一起所带来的压力。然而她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学会了如何规划时间、提高效率。例如,她用列任务清单的方法,按照轻重缓急安排事情的处理顺序;她通过高效利用碎片时间,充分地抓住一切间隙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合理的计划以及良好的心态让梁献月能够开始有条不紊地应对各种挑战,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路迎风前行。

在前进的道路上,除了抗压能力,梁献月还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我的动力来源于对化学的热爱、对自我提升的追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当然,还有老师的激励。”梁献月提到了她的一位老师的故事:农村出身、本科一般,但靠勤奋、努力和坚持,换来了985院校硕博连读的好成绩。这位老师的经历让她备受鼓舞,更是让她联想到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跨越最初的艰难,方能点燃蜕变的光热。

成功的过程,也许就是化学中的“结晶”过程,其间可能存在失败,有可能需要等待,但失败和等待本身便是答案的一部分,只有在数次的失败后奋起,在漫长的静默中沉淀,最后才能析出纯粹的光华。(编辑/曾玉欣)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